学会组织开展市域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系列标准专项调研
发布日期:2019-05-08     信息来源:周诗广     浏览次数:460    


2019年5月8~10日,中国铁道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组织系统设计、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电气化、通信信号等标准化专委会分管的7项市域铁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员及标专委秘书处代表组团赴温州、成都两地集中调研市域铁路建设、管理及运营情况,现场听取两市有关市域铁路建设管理方面意见和需求,为市域铁路施工及验收系列标准的研制积累基础资料。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有着令世界惊叹的温州发展模式,然而“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温州产业经济呈分散型布局。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发展,成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转型的一大难题。在此背景下,温州规划6条线路、128座车站、总里程316.8公里的市域铁路串联起城市主副中心、区域性中心镇,并作为国家市域铁路示范工程在全国率先获批。

8日上午,调研组实地考察了2018年底开通运营的温州轨道交通S1线惠民站、奥体中心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S2线SG6标段。当天下午,在温州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召开技术座谈会,听取温州市域铁路项目介绍并讨论市域铁路施工及验收标准编制相关问题。温州铁投副总经理林天干、总工办主任王朝亮、总工办副主任兼建设分公司总工张超、运营分公司总工马向东、总工办科研科苟长飞等18名公司领导和技术专家参加了现场调研及技术座谈会。

图片.png

图片.png

温州S1线惠民站(高架、运营)实地考察

温州S1线奥体中心站(地下、运营)实地考察

图片.png图片.png

温州S2线SG6标(施工、高架)实地考察

温州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召开技术座谈会




技术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专家结合温州市域铁路建设经验,围绕市域铁路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质量验收的特点和需求、各专业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四新技术应用等问题展开探讨。学会标准与认证部主任周诗广代表调研组表达了对温州市域铁路建设成绩的高度认同,强调温州经验对于市域铁路相关标准研制的借鉴意义。双方还就出台市域铁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系列标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达成了共识。明确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填补专业技术标准空白,共促市域铁路良性发展。

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长2450km,于2016年11月获市政府批复,线网规划规模全国第一。其中市域快线总长度占线网总规模的46%,是未来成都轨道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截止目前,已开通运营6条线路、156个车站,运营里程226公里。2018年全年客运量达11.57亿乘次,2019年五一假期最高单日客运量达485万乘次,承担近50%公共交通出行。

10日上午,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岔湖站、龙泉山隧道,了解成都市域铁路车站、桥梁、隧道、电气化等专业工程建设情况;下午,在中铁二院总部大楼召开技术座谈会,听取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业主、设计和施工方的方案介绍,并就相关专业技术问题展开了 “一对一”研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张智、副总工程师时亚昕,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张海波、技术中心副主任刘洋,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王成、总工程师孟庆明等24名领导和技术专家参与了现场调研及技术座谈活动。

图片.png图片.png

三岔湖站现场概况介绍

施工新技术讲解

图片.png图片.png

龙泉山隧道现场调研

中铁二院总部大楼召开技术座谈会

 

在座谈会总结时,调研组对于成都市域铁路建设各方敢于直面技术难题、追求卓越创造精品的建设理念表示钦佩。周诗广主任希望市域铁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系列标准工作组,会后要将此次两市调研成果认真总结并形成专题报告,同时要求标准研制要跳出国铁思维,结合市域铁路特点,创新制定高质量学会标准。双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标准研制为抓手促进市域铁路健康发展。

此次调研采取现场参观和技术座谈会相结合形式,务实高效取得了良好效果,较大地增进了标准工作组对于市域铁路的理解和认识,基本解决了调研方案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预期目的。调研活动得到了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热情接待和鼎力支持。中国铁设、铁科院、经规院、通号院,中铁一局、二局、三局、十一局、十二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电气化局、通号工程局等单位的36名学会标准骨干参与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